本內容刊登於巨報1208期六版 99/10/19~99/10/25
教育界名作家陳之華:「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記者/王薏茹報導
你能想像人口數只有5萬人,遠比嘉義市人口還少的芬蘭,是怎麼獲得全球評比冠軍寶座嗎?教育界名作家陳之華表示,芬蘭教育沒有第一名的觀念,他們強調每個孩子都很重要,教導孩子如何去思考;反觀台灣教育,當孩子眼中充滿分數與競爭,爭取第一名的過程,又犧牲掉多少孩子?讓我們跟著陳之華的生活經驗,瞭解教學方式不同,會產生什麼有趣又耐人深省的觀念吧!
陳之華小檔案
簡介:旅居北歐芬蘭六年,亦曾居住過英國、美國、奈及利亞等國多年
現職:自由作家、《親子天下》、《國語日報》、《旅人誌》、《中時部落格》專欄作者
曾任:台灣紐約設計公司、美商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評審、全國教育部落格大賽評審、全國SUPER教師獎評審委員等職
學歷: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
著作:《沒有資優班》、《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成就每一個孩子》
部落格:北國風情tw.myblog.yahoo.com/yolanda-chen
親子天下名人部落格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bloggerId=18
→ 教育界名作家陳之華
影音分享
片名:陳之華:觀念對了,教育一點都不難!
適才適所 比創造第一名更重要
「第一名」,是你我求學過程中渴望達到的目標,但這三個字對芬蘭學生而言卻相當陌生。曾有從芬蘭來台的交換學生對陳之華說,「在芬蘭唸書時,沒有第一名,因為我們的教育是每個孩子都很重要。」陳之華解釋,芬蘭教育不以成就一個菁英為目的,而是重視每個小孩適才適所發揮,讓每個人都擁有創造美好未來的基礎,去成就孩子未來的生命與生活。
據美國最新一期《新聞週刊》針對健康照顧、經濟活力、教育、政治環境和生活品質指標,評選出全球最佳國家排行榜,芬蘭以總分最高奪冠,其次為瑞士、瑞典。「對每個孩子基礎教育的重視」,可說是芬蘭成功之道。陳之華認為,生命要發光發亮,也要有一定的基礎,而這就是基礎教育的意義,讓孩子有基礎能力去吸收其它養分,才有機會「自我實現」,往自己要的卓越方向邁進。
排名算什麼 學習應回歸單純
「給每一個孩子成功機會,他們會表現得更好。」這是芬蘭教育家一再強調的觀念,正如北歐國家認為學習應回歸師生間最單純的思考,與其浪費時間排名,不如把時間拿來教孩子為何不懂。北歐芬蘭從不強調孩子競爭觀念,老師不用成績評斷孩子優劣,就連發考卷也不會對學生指名道姓唸出分數,「因為成績是個人隱私」。
陳之華舉例,自己的大女兒在芬蘭唸書時,有次測驗考了9﹒5分,事後老師又花了7天教導學生不懂之處,再做一次測驗。第二次測驗,大女兒只進步0﹒5分,卻有著溢於言表的喜悅,因為她替同學的進步感到喜悅,一點也不會覺得不公平。陳之華微笑著說,芬蘭教育讓大女兒「在學習過程中,不只看到自己,也看到別人」。
思考及反芻 才是知識提昇關鍵
「教法不同,決定小孩會不會放棄學習機會。」當你問學生喜歡和討厭科目有哪些,台灣學生可以馬上列出一堆討厭科目,喜歡科目卻寥寥無幾。「讓孩子有思考能力,若不知為何而學,會喪失學習樂趣。」未經頭腦思考、反芻,這樣的學習過於表面,知識又怎能內化成自身養分?
台灣父母總認為學科很重要,但先進國家卻相反。北歐課程設計重視五育均衡,將才藝當作學生探索世界,找尋自我興趣方式。例如工藝課時,無論男女都要學會怎麼從零創造出一個成品,儘管格外費時,甚至這學期就做這一個藝術品,卻是一種美的養分,「訓練解決問題能力」,也讓孩子知道一切得來不易。
「別讓學習像坐直升機,要多看不同的風景。」陳之華表示,台灣花3小時上完一堂課,北歐可能會花上3週去教導學生,原因只是怕省了步驟,房子會有倒塌危機,認為按部就班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透過不同學習經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建立孩子未來有能力吸收其他養分的基礎。
減少好壞落差 降低社會成本
為何學習過程從不強調競爭的芬蘭,反而能獲得全球評比第一名?因為芬蘭將教育目標放在減少好壞學生的落差,顧好每個人的基礎教育,避免日後需花費更大成本去教育素質低落者。就連芬蘭在經濟最窮困時,仍成了世界第一個供給營養午餐國家,原因只是怕子民營養不足,進而影響未來。
「競爭,應有更寬廣的視野。」陳之華表示,過度競爭不會使社會更好。北歐強調「合作比競爭重要」,不像台灣小孩怕合作後,別人分數會贏過自己,甚至不愛借筆記給別人看。你可能很難想像,芬蘭從小學就開始考申論題,但不太有人會去先修班補習,就連課本都要回收再利用。放暑假時,孩子沒有任何作業,父母也有約35天假期,帶孩子到外地走走,從生活中學習。
陳之華透露,曾問過矽谷工程師為何喜歡用台灣人,答案是「好用、耐操」,就像帶著眼罩的馬,只要給他跑道就會跑得很好,一旦沒有跑道便會驚慌失措,顯示代工出名的台灣,是被找來解決問題,並非發現並解決問題的領導者。想提升自我層次,就要懂得如何去學習,而非僅止於給予知識,才能有發現並解決問題能力。
↑演講結束後,民眾向陳芝華索取簽名並發問。
聽後感想
黃氏夫妻與兒子
很嚮往芬蘭的教育制度,但台灣要實施的話仍有困難。希望我們的寶貝可以快樂成長,也會用心尋找適合孩子的學校就讀。
吳先生,38歲,園藝業
既然大環境無法改變,也不會太過執著。將來自己如果結婚有小孩後,會讓孩子接觸多元教育,讓小孩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
採訪後記
求學過程中,遇到不會答的題目怎麼辦?那就「猜」啊!小編拜讀陳之華老師文章時,曾看到文章提及老師的女兒回台就讀,考試成績出來後,有同學問她「為何不猜?猜對還有分數啊!」曾受過芬蘭教育的她迷惑了,為何考試要用猜的投機方式得分?聽過陳之華演講,就能體會「猜與不猜」,還真是個好問題!小編個人認為,當學習變成一種投機,或許是種諷刺。若能猜對答案後,自我省思、弄懂不會的知識,在現有教育體制下,也可算是種學習的折衷方式。
↑有個小妹竟拿起漫畫觀看,真是太不尊重演講者了。
更多名人開講專題,請上巨報網-部落格觀看:www﹒GBO﹒com﹒tw
★更多在地生活資訊/求職求才/租屋跳蚤/旅遊美食,
請速洽嘉義在地報~巨報網站:www.GBO.com.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