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內容刊登於巨報1333期頭版 102/4/1~102/4/8


清明掃墓 常見疼痛報哩知


記者/王薏茹報導
 清明掃墓即將來臨,你做好萬全準備了嗎?祥太醫院復健科主任暨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葉書銘,將分享掃墓後常見的案例,提醒大家忙著祭祖時,也別忽略身體的疼痛警訊!


案例一:掃墓下跪 脛骨粗隆應備軟墊
 今年12歲的小豪,平常最喜歡蹦蹦跳跳的跑來跑去,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今年全家人為了避開清明節人潮,特別提早兩個禮拜前去掃墓。到了祖先墳前後,大家開始分工合作,動手除草、拔草、整理環境。接著,依照家族傳統祭拜方式,全家人跪在祖先墳前祭拜,祈求祖先庇祐。
 跪拜過程中,小豪總覺得酸腳膝蓋疼痛,一度想起身站立,但這舉動立刻被媽媽阻止,斥責小豪對祖先不敬,當下小豪也只好忍著痛跪拜。起身站立後,小豪捲起長褲,想看看膝蓋為何會疼痛,這才發現膝關節下緣脛骨處,感覺有塊像骨頭凸出來一樣的鼓起物,且紅腫發痛。
 看到小豪膝蓋紅腫,家人們趕緊把祭拜的東西收拾後,連忙下山就醫。經過醫師診斷後,才知道小豪的膝蓋有「脛骨粗隆突出」情況,較不適合做太多跪拜動作,但這其實不是什麼大病,無須過度煩惱,亦可配合一些復健運動,幫助減輕疼痛。


醫師來解惑
 「脛骨粗隆發炎突出者,跪下時最好在雙膝處準備軟墊。」祥太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葉書銘表示,脛骨粗隆突出是後天造成,常出現在好動的男生腳上,也就是膝關節下方有一塊凸起的骨頭,用肉眼即可明顯看到。有脛骨粗隆突出者,在長時間跪下、打球後,膝關節處會紅腫疼痛,此時只要適當休息即可。
 為何會產生脛骨粗隆突出?祥太醫院葉書銘醫師表示,常見於10幾歲小朋友身上,例如案例一的小豪,因為青春期的骨頭強度,還不夠有韌性,而發育中的脛骨若常承受過度密集的外在壓力,如膝關節的跳躍、著地、蹲屈、伸直等力量,會經由臏骨韌帶拉扯脛骨,就會造成脛骨粗隆突起疼痛。
 「脛骨粗隆不是大病,但膝關節處鼓起的硬塊不會消失或變平。」祥太醫院葉書銘醫師提醒,脛骨粗隆疼痛時,除了多休息,也可透過冰敷、服用非類固消炎藥止痛,或短期內將膝關節固定等。但像這樣的疼痛會一再復發,直到18至20歲時,脛骨粗隆與脛骨自然成長融合後,症狀即可紓解。往後生活中或掃墓時,只要避免長跪,或跪下時準備軟墊,可減少脛骨粗隆疼痛復發。


案例二:掃幕後注意 遲發性肌肉痠痛
 佩君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平時工作忙碌,加上討厭運動後流汗的臭味,讓她即使放假,也鮮少運動。以往遇到清明節時,佩君都會刻意排成上班日,好讓自己有藉口不參加掃墓活動,畢竟掃墓除了要爬山走路,還要除草、防蚊、防曬,光想到這些,就讓佩君寧願在公司上班,也不想去掃墓。
 一如往常,佩君又以清明節要上班為由,打電話通知家人自己無法參加掃墓。沒想到今年因為親戚清明節另有行程,家人們與親戚達成共識,提早一個禮拜去掃墓。深知無法調班的佩君,也只好硬著頭皮跟家人去掃墓。
 掃墓後隔了2、3天,佩君出現鐵腿、手痠等症狀,原本她想說休息幾天就會好,但想不到這些痠痛越來越痛,逼得她請假就醫。等醫師診斷後,發現佩君出現遲發性肌肉痠痛,之後配合醫師指示,做些漸進式緩和運動,搭配補充足量蛋白質,漸漸減緩遲發性肌肉痠痛。


醫師來解惑
 「遲發性肌肉痠痛,常在運動後24至72小時,身體出現痠痛症狀,且時間隔越久後出現的痠痛,通常會越嚴重。」祥太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葉書銘表示,早期認為過度的乳酸堆積,是遲發性肌肉痠痛原因,但依據之後的實證研究發現,遲發性肌肉痠痛來自於「患者肌纖維出現輕微損傷或撕裂,導致遲發性肌肉痠痛。」
 像案例二的佩君,除了平時沒有運動習慣,肌耐力不足,加上掃墓時四肢肌肉做太多離心收縮動作,才會出現遲發性肌肉痠痛。什麼是離心收縮動作?就是肌肉持續用力下肌纖維被拉長,像跑跳、下樓梯 (股四頭肌&小腿肌群)、放下重物(二頭肌)等,都屬於利用肌肉力量和結締組織彈性共同達成的動作。
 發現運動後隔天出現痠痛症狀,是正常反應,但若隔了24至72小時,身體出現劇烈痠痛,就要小心罹患遲發性肌肉痠痛。祥太醫院葉書銘醫師提醒,「多數人認為痠痛時不動、多休息即可,但若是遲發性肌肉痠痛,應搭配熱敷、漸進式緩和運動、補充足量蛋白質,才能夠讓身體盡快恢復正常。」


案例三:足底筋膜炎患者 避免長走
 每年清明掃墓,因祖先墳位居高臨下,風景優美,但卻要走一段長階梯才能到達,因此韻如和家人都會提早掃墓,一來避開人潮,二來當成家族聚會。身為美髮設計師的韻如,工作起來常常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為了排出掃墓時間,與家族聚會,前一晚還加班幫顧客弄好頭髮。
 隔天一早,韻如起床後,腳才剛踏到地板,腳後跟立刻出現劇烈疼痛,但趕著出門掃墓的她,只好忍痛起身到浴室盥洗,再出門到街角買早餐。說也奇怪,走了幾分鐘後,韻如發現腳後跟刺痛感逐漸消失,因此也沒太過留意。
 抵達墓地後,韻如跟著家人一步步爬上階梯,終於抵達祖先墳前。稍作休息後,負責除草的韻如,才剛起身站立,腳後跟又開始疼痛,韻如心想「反正等下就不痛了」,於是忍著痛走到墳旁開始除草。完成掃墓後,韻如又跟著表姐出門逛街。隔天一早起床,腳後跟疼痛再度復發,讓韻如決定就醫檢查。在醫師診斷後,發現韻如罹患慢性足底筋膜炎,須透過復健治療,搭配平時做些足部運動,才可減緩疼痛。


醫師來解惑
 「足底筋膜炎是復健科常見疾病之一」祥太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葉書銘表示,最常見的症狀為病患早上起床後,踏地時腳後跟出現劇烈疼痛,但走路幾分鐘後,疼痛感又會消失,若長時間走路後,腳後跟又會再度疼痛。像案例三的韻如,就是典型病例。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祥太醫院葉書銘醫師解釋,足底筋膜是位於蹠骨與跟骨之間的一片扇形筋膜組織,走路時這片筋膜會因承受體重而伸長。若長期承重,足底筋膜會慢慢累積成疲勞發炎,引發疼痛。透過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可發現病患的足底筋膜不正常增厚,厚度大於0.6公分,是診斷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標準。
 一般而言,女性足底筋膜炎患者偏多,但也不必過度擔心,「急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經過休息及復健保守治療大多能夠改善病症」。祥太醫院葉書銘醫師表示,當足底筋膜發炎時,若沒有適當休息或治療,長期反覆發作會轉變成慢性足底筋膜炎,此時足底筋膜會變厚,但結構較為鬆散脆弱,反而更容易疼痛。因此,若發現腳後跟出現疼痛感,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平時也可多做足部運動,選擇對腳步足弓支撐性良好的鞋子,且避免跑跳、長時間走路等,才能減少足部負擔。


開放提問
 讀者們有福囉!看了這麼久的健康專欄,你是不是也有問題想發問?即日起歡迎來信告知您的大略身體酸痛情況,將由祥太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葉書銘幫大家解答喔!來信請寄gbonews@gmail.com


祥太醫院
呼吸照護、復健治療、護理之家、洗腎中心


復健科主任醫師葉書銘
經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前署立嘉義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等
地址:嘉義市延平街490號(舊酒廠對面永和街口)
電話:05-2230398


更多在地生活資訊/求職求才/租屋跳蚤/旅遊美食,
請速洽嘉義在地報~巨報網站:www.GBO.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巨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