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刊登於巨報1019期八版 96/11/20~11/22


記者/駱映妤 攝影/駱映妤‧陳順福
 完全的美食之旅,從下車吃到上車,從街頭吃到街尾,往人多的地方靠過去就對了!雲林縣北港鎮,一個我們有點熟又不算太熟的城鎮,琳瑯滿目的乾貨商品令人眼花瞭亂,稍不留神,回程時口袋早已空空也。


一磚一瓦,百年百傳
 北港是一個古城鎖,在熱鬧的大街上,伴著人們喧嘩的吵雜,多少沖淡了這懷古的情愫,但,只要一走進無人的小巷弄裡,每一寸一石都可能有上百年的歷史,甕牆、古厝、舊家,怎麼拍怎麼有味道。
 如果不是時間已晚,我們必須趕製下一個行程,還真想好好有個悠閒,悄悄走訪每條街刻劃出的痕跡,將這些累積百年樣貌的房子或牆,一一做個紀錄,認真的看看這北港城。




烏魚子,火橘色的耀眼
 在台灣,主要養殖烏魚的產地就在雲林縣口湖沿海地區,從每年的10月到12月,是烏魚最有營養價值的烏魚子的採收期,除了能夠在外海撈捕的野生烏金外,口湖、四湖等地區的人工養殖面積據說已超過1百公頃以上,可以說是全國烏魚產量數一數二的地方。
 在這出產的旺季裡,到口湖鄉常可見到路邊大批的金黃烏魚子,在陽光的照曬下每個烏魚子發出火橘色的光芒,如同寶劍出鞘的瞬間,懾人的有股魔力,光想像一口烏魚子一口白蘿蔔的甘口清爽,彷彿嘴中已經吃下一整片。



口湖鄉,馬蹄蛤主題館
 似乎在海邊的屋子都少不了用貝殼來裝飾,馬蹄蛤主題館屋內屋外佈滿形形狀狀的貝殼,鮮豔的色彩成了這灰調海岸中最顯眼的一處。
才甫一下車,我們一行人像是要被海風給吹上天,秋冬季的東北風果然是不可小覬,伴隨著風沙,帶來獨有的海味。
 馬蹄蛤主題館主要可以在這裡親身體驗「摸蛤仔」,雖然賣蛤的大嬸說他們那村裡沒有人在吃這種馬蹄蛤,但外型比普通蛤仔大上數倍的馬蹄蛤仍讓人嚮往,總想像著裡頭的蛤肉也同樣巨型。
踏入淺淺的沙泥池中,可別以為在你腳下突刺的是討厭的小石子,趕快彎下身使勁往泥裡挖,搞不好就會讓你挖上一整個巴掌大的馬蹄蛤喔!






通往朝天宮的大橋
 北港觀光大橋總長約450公尺,不僅連接了嘉義縣與雲林縣,也將北港朝天宮與新港水仙宮連接在一起。
 共有三個橋環的北港觀光大橋,以紅、金為主色,整體橋身採龍型鋼拱;因為配合北港鎮當地的文化歷史意象,白天與黑夜的橋又是不同風貌,站在橋上正對面就是北港最有名的朝天宮,這條街上一路都是百年績史的古物,不過也不是全然的嚴肅氣息的死板,像是振興戲院的水龍頭就相當特殊,龍頭造型,正符合「水龍頭」的名字,令人不禁菀爾。






雜貨技藝,嘴吃手拿眼看
 古時的北港,是所有商人必到的集散地,因此在這裡能看到許許多多東西南北而來的乾貨雜糧,實在難得有人來到北港卻空手而回,總是不免被路旁那些引人注目的小攤販或大店面給拉去,現場現做的可愛琉璃,是擁有三十多年經驗老師傅的一項絕活,一條街走下來,似乎沒看到還有人與他搶生意,就他這麼一個獨撐大局。
 還有比雞蛋大兩、三倍的鵝蛋,這吃完肚子也飽了,還有蝦餅、蠶豆、麻花捲、菜脯餅等一大堆恨不得可以一次扛回家的餅乾,就連隔壁新港有名的新港飴也來湊個熱鬧,就怕來北港的人忘了它的存在。
就這樣,雖然說一條北港鎮大街也不過是條筆直到底的街,但是短短二、三百公尺就足以花去旅人們半天的時間,從中餐吃到晚餐再穿插個下午茶,怎麼樣都逃不過肥胖的命運吶!






食在古味,食在道地
圓仔湯
 每碗只要20元的圓仔湯,綜合口味料多豐富,紅豆、綠豆、花生、小湯圓、切圓,滿足的口感不論吃冷吃熱都相當適合。



假魚肚
 原本小編以為假魚肚是像一般魚肚的樣子,但它卻一副十足羹的樣子,吃起來像魚羹,只是多了膨皮、豬皮等不同材料的替換。



鴨肉羹、鴨肉飯
 到北港,最要吃的當然是鴨肉系列,羹與飯可說是普遍能填飽肚子的,與其指定名店人擠人,不如多來幾趟北港,評比各家不同的風味。




鱔魚麵
 暗藏在小街巷中,沒有名字、沒有招牌,如果不是在地人推薦還真不易發現,數十年的口味,一口吃下,興奮跳動的味蕾只夠擠出一個好字!



薑絲鴨肉湯
 在天冷時,用薑絲煮湯最是適宜取暖,搭配上鴨肉溫潤的肉質,冬天吃補也不過如此,何須太大費周章,簡單來一碗薑絲鴨肉湯。



更多驚奇好玩內容與精采照片,盡在巨報探險隊
http://www.gbo.com.tw/expedition/index.jsp?s_id=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巨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